“消防百年,荆楚业彰;追昔抚今,垂情天罡。民国九年,义勇消防;马君冠周,消防团长;率队灭火,亲执水枪;群雄神勇,蹈火赴汤;以死勤事,万民送葬。九八元旦,事发长江;油轮爆炸,烟蔽天光;勇中八雄,豪气满腔,鏖战火海,魂归鹤乡……” 公祭仪式上,湖北省公安厅副厅长周家柱诵读《百年消防英雄祭》,概述了辛亥百年来部分消防义士的英勇事迹,抚今追昔,感人至深。
据悉,辛亥革命前,汉口银钱业、绸缎业、百货业等商户已相继成立民间消防组织“保安会”30多个,利用“水龙”、“水带”灭火。1911年农历三月十日,各“保安会”联合成立“汉口各团联合会”。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时期,进攻汉口的清军从10月31日至11月3日火攻汉口。大火沿着汉口江岸烧毁了往昔的繁华,造成汉口城市发展史上空前的浩劫。“汉口各团联合会”的28团会员荷枪救火,有的中流弹身亡,有的遇清兵而被枪毙。这也是辛亥以来最早的消防义士。
此后数十年间,武汉又涌现了20多位消防烈士。其中最的是马冠周、杨德山、马焕奎“三义士”,他们均为清真消防保安团成员,马冠周为团长。据载,1920年5月7日,汉口苗家码头敦仁善堂不慎失火,马冠周率保安团员赶赴火场救火,此时风狂火烈,有人退缩不前,马冠周大声疾呼:“市民生命财产皆悬吾辈之手,当决死御之!”即带领消防队员手执水枪,扑向火海,奋击2小时将火扑灭。不料危墙崩倒使得马焕奎当场牺牲,杨德山和马冠周重伤。入院后.马冠周的父亲马刚侯去医院探视痛哭,马冠周说:“此儿志也.何哭为!” 言毕而亡。杨德山5日后死于医院。这一事件在当时汉口社会影响很大.全市召开追悼大会,尊称他们为“三义士”,万人送殡。
1952年11月1日,武汉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的武汉市义勇消防总队立下“汉口义勇消防义士纪念碑”,铭刻了马冠周、杨德山、马焕奎等27位因救火而牺牲的消防义士。
100年来,湖北消防队伍从民间自发组织、人数不足百名的义务消防队,发展成为今天以武警现役部队为主,地方政府和企业专职消防队伍为辅,拥有现役官兵6200多人,多种形式消防力量3.5万人,覆盖城乡的多元化消防力量体系。但是,随着社会发展,火灾和突发事件日趋常态化、多样化、复合化,消防部队和以消防为主体的应急救援队伍,面临着越来越繁重、越来越危险的挑战。1955年至今,全省又有30多位消防官兵,为及时扑灭火灾而英勇牺牲。
今天上午,数百位消防官兵、学生代表排着队来到纪念碑前,为先烈献花,寄托哀思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